玉米价格迷局:1.1元/斤卖粮,是明智之举还是无奈妥协?
从9月中下旬开始,玉米价格就仿佛被按在了低谷,干玉米0.90 - 0.95元/斤的价格随处可见,带棒的湿玉米更是低至0.40 - 0.45元/斤。农户们望着自家的玉米,满心都是无奈与焦虑。
从9月中下旬开始,玉米价格就仿佛被按在了低谷,干玉米0.90 - 0.95元/斤的价格随处可见,带棒的湿玉米更是低至0.40 - 0.45元/斤。农户们望着自家的玉米,满心都是无奈与焦虑。
麦浪翻滚,金穗飘香,又到了一年中令人喜悦的麦收时节。然而,丰收的背后潜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其中火灾隐患尤为突出。麦收期间,天干物燥,麦秸易燃,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蔓延,不仅会让辛苦劳作的成果毁于一旦,更可能威胁到农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水火无情,收获安全,关乎每一
近年来,肃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目标,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争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414.83万元,完成农业生产
新派新闻讯“每当听到农户们说‘用了你们的苗,收成变好了’,我就觉得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5月15日上午,在潍坊昌乐县宝都街道的昌乐群信种苗育苗基地,望着现代化智能育苗温室里的一株株幼苗,51岁的昌乐群信种苗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永卫感慨万千。
全红婵的妹妹全进华以前在外打工,在饭店掂勺,现在是一名助农的带货主播;至今为止全进华在直播间已经帮助当地农民卖出了179万件农产品,还有了自己的直播团队,全进华经常带着自己的直播团队成员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农户谈价确定带货的品;全进华回忆说,自己压根也没有想到
2025年5月,一场罕见的干旱正席卷中原大地。河南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40%的县(市)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豫西、豫北部分区域土壤湿度降至历史低位。在洛阳、周口等地,本该6月成熟的小麦因干旱提前枯黄,农户被迫提前收割——这些尚未完全灌浆的麦粒,亩产量较往年减少
5月本该是河南小麦灌浆的关键时期,洛阳的麦田里却早早出现收割机身影。焦黄干瘪的麦穗立在干裂的土地上,很久没一场透雨,缺水的麦子就像生病的孩子,蔫头耷脑没了生机。
为进一步推动苎麻产业发展,大竹县周家镇全面落实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土地保障、技术服务等,推进苎麻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户致富增收路。
2025年5月16日,河南多地小麦正值灌浆关键期,却因持续干旱面临严峻考验。据河南省气象局数据,4月以来全省40%的县市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豫西、豫中及豫北等地尤为严重 。洛阳、周口等地的农户反映,部分麦田因缺水提前枯黄,甚至出现“未灌浆先早熟”现象,为减少
花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美食,但你知道吗?在种植过程中,有三种“毒肥”让农户们苦不堪言,导致结荚少、空壳多。今天就来聊聊这三种“毒肥”,帮助大家更好地种植花生,避免这些坑!
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是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金塔县持续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推进播种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老旧农业机械更新换代,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让补贴政策落到农户“心坎上”。
当前,陕西、河南、江苏、湖北、广西等省区存在重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江苏南部等地达到特旱级别。
春耕时节,介休市义安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农户们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辛勤劳作。近年来,介休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有效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农民增收致富。
5月上旬本该是小麦灌浆的时节,但在河南洛阳,已经有收割机出现在麦田里。地处豫西的洛阳市受干旱影响较重,灌溉成本增加,有农户花了上千元,只浇了十来亩地。旱情令小麦早熟,部分农户不得不提前收割。
在安徽亳州十八里镇的白芍种植基地,52岁的陈立蹲在齐腰高的白芍田里,指尖轻轻拨开土层查看根茎长势。这片墨绿的药田,从20年前的5亩试验地起步,如今已拓展至1.2万亩自营基地,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户打造出23万亩白芍种植带。
3-5厘米是玉米播种的生命线!试验表明,这个深度既能保墒又不闷种。但具体操作要看三要素:
• 影响:中午地温高,冷水刺激根系会导致毛细根收缩,影响水分吸收,引发落花落果。
近日,总台中国之声接到基层群众线索反映称,有农户轻信短视频平台上所谓“农技专家”推荐,购买了“特效防虫剂”,到手后发现竟是水溶肥。记者调查发现,这款被包装为“防虫颗粒”的水溶肥连产品备案号都是冒用的。在至少77个达人的推荐下,这款问题产品已经销售超18万件。如
“中美谈成了,没有哪个行业比他们还开心了。”《华尔街日报》14日报道注意到,中美关于贸易会谈的联合声明发布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心果种植户的喜悦溢于言表。
河南南阳的农户们,不少已完成了部分小麦的收割与售卖。但这次,他们的脸上却难掩愁容。前期管理不善,加上长时间干旱,许多小麦“早熟”,茎秆脆弱,倒伏和掉麦穗风险大增。无奈之下,不少农户选择出售湿麦。